2013年 质量报告

2013年12月02日 09:43 作者: 来源: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01.JPG

目 录

学校简介 1

后示范建设的战略思考 2

1.学生成长成才 4

1.1学生结构 4

1.2学生成长 5

1.3学生成才 13

2.教育教学改革 16

2.1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16

2.2优化专业结构 19

2.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1

2.4改善师资结构 24

2.5加强对外交流 25

3.地方政府支持 26

3.1优化政策环境 26

3.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26

4.服务产业发展 27

4.1为陕西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输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27

4.2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 28

4.3服务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

5.问题与展望 31

5.1教师队伍不能适应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 31

5.2生源多元化给教育教学带来新挑战 31

5.3展望 31

学校简介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家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等企事业单位和机电、电子、化工、能源、建筑、计算机信息、经贸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建设优秀院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全国数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西安市高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院校、陕西省文明校园、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党委和先进院校、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

学校地处西安市户县。现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数控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体育部、成人教育部等二级院部。开设机械、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土建、财经、公共事业等7类42个专业,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校级重点专业16个,各类在校学生1万余人,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教职工700人,副高以上128人,双师素质教师236人。

学校南北校区占地面积1003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图书馆藏书55万册,实验实训室101个,校内实训中心、实训实习基地36个,在全国各地军工和其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221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全国军工和相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证书制度。

学校秉承“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努力培养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军工特质鲜明,思想素质过硬,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绝大多数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建立了以军工为主,横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电子、计算机信息、机电、汽车、能源、化工、经贸等行业的就业网络,近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大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后示范建设的战略思考

(代序)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在历经快速发展和轰轰烈烈的示范建设之后,如何突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应当引起政府、行业,尤其是职教同仁的深刻思考和广泛研究。

1.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项目建设院校在很短的时间内按照教育部、财政部要求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经过了快速发展之后,应回归宁静淡泊,处理好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及时总结建设经验,推广改革成果,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地方政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履行法定职责,是保障现代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应尽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配套的相关法律制度,确立现代职业教育基本架构,规范学校、行业、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营造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使职业院校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自主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确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支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3.建设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集团化办学是促进职业院校形成合理治理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办学制度改革,实施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在职业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劳动就业准入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中高职衔接等方面紧密合作,形成合力,促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设置新专业要对准区域产业发展热点和社会从业期望,注重前瞻性专业开发;优化专业结构,淘汰产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的专业,加大已有专业的建设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满足行业企业技术升级需求。推广示范性专业建设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充分发挥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建设行业特色专业,使之成为职业院校的名片。

5.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既要使受教育者实现就业,还要注重强化人文素养培养,提高人格品位,提升学生潜能。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挖掘学生的潜能。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文化育人,发展有灵魂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关键要开发人的智慧、提升人的境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坚守人性美德和公平正义的精神力量,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职业院校要努力培育校园精神,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教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首位,教的全过程要真正贯穿“教人求真”,学的全过程要帮助受教育者“学做真人”, 实现文化育人,发展有灵魂的职业教育。

(院党委书记 张文斌教授)

 

1.学生成长成才

1.1学生结构

在校生结构。2012-2013学年,全日制在校生9894人(其中三年制学生8128人),比上学年增加820人,增加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等专业人数略有减少。

表1-1 2012-2013学年三年制在校生专业分布

专业类别

2010级

2011级

2012级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生化与药品类

414

16.81

278

11.73

364

9.95

材料与能源类

90

3.65

73

3.08

86

2.35

土建类

280

11.37

393

16.59

463

12.66

制造类

1099

44.61

942

39.77

1495

40.87

电子信息类

226

9.18

149

6.29

610

16.67

财经类

322

13.07

495

20.89

610

16.67

公共事业类

32

1.31

39

1.65

30

0.83

合计

2463

-

2369

-

3296

-

来自农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6.93%,农村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女生比例为29.81%,较上学年稍有减少。

表1-2 2012-2013学年三年制在校生人数、性别、城乡比例结构

年级

人数(人)

女生比例(%)

农村生源比例(%)

2010

2463

24.64

77.57

2011

2369

33.73

74.80

2012

3296

32.87

78.13

合计

8128

-

-

►2012级新生结构。2012年计划招生4052人,实际录取4181人,新生报到3818人,录取报到率91.32%。生源以省内外夏季高考生为主,占学校生源的65.45%,自主招生、单招综合、3+2联合办学、五年一贯制等其他生源占34.55%。理科录取平均分数超过省分数线66.3分,比去年提高了22.17分;文科录取平均分数超过省分数线74.15分,比去年提高了33.28分。入学年龄以18-21岁的大学学龄为主,占招生总数的54.90%,入学平均年龄17.5岁,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1岁。

2012级新生生源结构

1.2学生成长

校园环境。学校坐落在古城西安,秦岭脚下的中国农民画之乡——户县,占地面积1003亩。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先后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优美、和谐、轻松、愉快,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生活环境。

 

表1-3 基本办学“资源表”

指标

单位

2012年

2013年

1

生师比

17:1

14:1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40.91

62.11

3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17.82

23.74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32.57

50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7698.41

8285.09

6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

学时/生

182

163

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天/生

3

4

校园文化。学校以深厚的军工传统为基础,引入国防科技企业文化,形成了“忠、博、武、毅”的国防职教精神,凸显了国防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在2010年和2011年两次荣获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校与陕西省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办公室、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3研究所等共同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了由砺剑广场、国防科技展览馆、户外军事素质拓展训练中心、虚拟射击体验中心、人民军工精神文化墙等组成的陕西国防科技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对青少年学生普及国防科技知识,开展军事素质拓展训练,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精神教育。

?学校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人本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等特征,通过积极营造和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表1-4 2013年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时间

活 动

2013.3

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与惠安幼儿园联谊,开展“大手拉小手--净化社区”活动

2013.3

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吕公寨小学联谊,开展“爱心助教,共筑成长”爱心助教活动

2013.3.8

学生会举办“跃动青春、与绳为舞”健康女生跳绳比赛

2013.4

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惠安文化宫广场开展以“青春行动,践行中国梦”为主题的“三下乡”科普法制宣传暨文艺汇演活动

2013.4

团委组织学生前往福利院、固定帮扶家庭慰问“东马营村孤寡老人”

2013.4.23

思政部举办第十八届“我心中的歌我的大学梦”演讲比赛

2013.5

团委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反对餐桌浪费”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宣传环保节约“光盘行动”。

2013.5.3

学校举办“小桥论坛--青春五月.腾飞梦想”活动

2013.5.8

基础课部举行大学生“梦想责任感恩拼搏”成人宣誓仪式

2013.5.12

化工工程学院开展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暨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活动

2013.5.16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大学生如何快速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度转换专题讲座

2013.5.16

信息处举办大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专题讲座

2013.5.20

团委举办“美丽校园,美丽中国”集邮摄影展评活动

2013.5.21

学校举办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校园歌手大赛

2013.5.22

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举办“5.25”国防梦.好声音活动

2013.5.23

化工工程学院举办“化工好声音”歌唱比赛

2013.5.24

团委举办“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朗诵比赛

2013.5.30

团委举办“心灵快乐助力中国梦”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

2013.6.4

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举办《追忆童年.放飞梦想》文艺汇演

2013.6.4

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举办《追忆童年.放飞梦想》文艺汇演

2013.6.5

团委10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由户县环境保护局举办的“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环保志愿者协会启动仪式”,并于会后对人民路广场环境进行了打扫

2013.6.22

团委举办《彰显青春.放飞梦想》音乐会

2013.6.23

化工工程学院举办女生教育专题报告会

2013.6.24

团委举办“激杨青春,畅想中国梦”第二届社团文化艺术节

2013.9.19

学校举办2013年新生中秋节文艺晚会

2013.9.26

学校举办庆祝建校55周年文艺晚会

2013.10.16

团委举办“再见青春”文艺演出

2013.10.18

学校举办建校五十五周年师生书法绘画作品展

2013.11.2

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举办第三届拔河比赛

2013.11.7

基础课部举办“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

2013.11.12

团委举办“国防梦我的中国梦”大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展

2013.11.14

团委举办“传递正能量.拥抱青春”文艺演出活动

2013.11.28

机电工程学院举办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2013.12.12

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举办“热能最强音”比赛

?学校现有38个学生社团,其中校级社团25个,系级社团13个,新生加入社团比例达到78.30%。在校期间,学生每年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达到生均14小时。

?“健康,快乐,充实”是志愿者们共同的感受,“服务别人,传递爱心”是志愿者们共同的心愿。学生志愿者通过关爱老人、支教、三下乡等志愿者服务活动,陶冶了情操,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

案例1:陕西小伙勇救泸州三名落水少女

2013年5月25日,化学工程学院2010级学生邢庚在四川省泸州市勇救三名落水女孩的感人事迹被社会各界广为赞誉,该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的雷锋精神,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学生资助。学校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采取多项资助措施,保障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2013年,全校共有8681名学生获得各类奖助学金,资助金额共计1000万元,受益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87.74%。全年累计生源地学生信用助学贷款1303人,贷款金额为780万元。

表1-5 2013年学生获得资助情况统计表

资助项目名称

资助人数(人)

资助金额(元)

学校奖学金

2007

773700

生源地助学贷款

1303

7802750

中职国家助学金

869

651750

中职免学费

1421

2557800

国家助学金

4384

6025000

2013届低保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

88

88000

生活补贴

3546

1063800

学生勤工助学

32

54200

入伍学费补偿

55

677500

合计

13705

19694500

学生职业技能明显提升。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实施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参与技术服务项目,举办“技能比赛活动月”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2013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比例为100%,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100%,二者比例均比去年有所增长。2012-2013学年,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个、国家级三等奖6个,省赛一等奖4个、省赛二等奖7个、省赛三等奖6个。

表1-6 2012-2013学年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情况

大赛名称

分项名称

获得奖项

3D大赛

工业工程方向

国家级三等奖

工业工程方向

省级二等奖

工业工程方向

省级三等奖

逆向设计赛项

国家级三等奖

第五届“广联达杯”全国高等院校工程算量大赛

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高职组

全国二等奖

陕西省二等奖3项

陕西省一等奖

2012年陕西省哈斯·恒通·嘉业杯模具钳工理论知识竞赛

陕西省团体第三名

2012年陕西省哈斯·恒通·嘉业·陕西工院杯模具钳工车工技能大赛

钳工组

陕西省团体第三名

车工组

陕西省团体第三名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化工生产技术

国赛二等奖

工业分析检验

国赛三等奖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省赛一等奖2项

省赛二等奖1项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省赛一等奖

二等奖各1项

汽车营销赛

省赛二等奖

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

国赛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

1.3学生成才

价值观提升。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提升:通过加强企业顶岗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通过强化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助推学生成才,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劲。

就业质量和创业比例提高。学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903元,比2012届上升了134元;半年后,有近11%获得职位晋升,有1.2%选择了自主创业。经过继续努力,学校的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骨干,或者通过自主创业,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为他们的学弟、学妹们树立了自强不息、敬岗爱业、勤奋创业的榜样。

表1-7 人才培养质量基本指标

指标

单位

2012年

2013年

1

就业率

%

98.03

97.48

2

月收入

2769

2903

3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83.05

83.37

4

母校满意度

%

83.07

85.43

5

自主创业比例

0.04

0.53

6

雇主满意度

%

87.66

89.14

7

专业大类月收入

生化与药品类

2512

2449

材料与能源类

3015

3118

土建类

3207

3246

制造类

3113

3197

电子信息类

2805

2873

财经类

2437

2456

公共事业类

2429

2534

案例2:爱岗敬业,献身国防科技工业

李国剑:2004届毕业生,现在中国兵器工业第202研究所工作。2012年荣获202研究所第五届工艺与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五届数控大赛陕西选拔赛加工中心第一名;荣获202研究所“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技术能手”“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

赵晓刚,2001届毕业生,现在中国兵器工业第203研究所工作,任十二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荣获第三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机械制造工艺编制员”第一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兵器工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惠明:2001届毕业生,现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工作。荣获西光集团数控大赛第一名、“西光集团十大杰出青年”“西光集团优秀员工”“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陕西省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数控程序快译通软件申获发明专利。

案例3:自主创业,实现人生梦想

王遵健:2009届毕业生,于2011年成立了苍南华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实现近千万的产值。公司于2013年与山东正辉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合并,企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已经拥有国家实用专利技术20多项。

池勇利:深圳市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个坚定的目标,一个团结的团队,一种上进的精神,只为一生做好一件事!”

金岁亮:上海浦发涂料有限公司工程师兼厂长。

“路是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要做到做一行爱一行,每个行业都是有发展空间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看待你工作,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做这一份工作。出校以后,我基本上一直在做油漆这个行业,从生产到检测才算入了技术这个门,虽说生产一线很辛苦,但真正做技术的,必须要有一线生产的过程。实验指导生产,生产验证实验。

2.教育教学改革

2.1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学校依托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在原有的“中航第114厂校企合作工作站”“兵器第845厂校企合作工作站”“船舶第872厂校企合作工作站”“陕西宝塔山校企合作工作站”“康佳电子校企合作工作站”5个工作站的基础上,与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西安嘉业航空工作站”工作站。校企共同投入场地、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合作办学;探索实施“厂中校”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搭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促进科技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竞争力。

表2-1 2012-2013学年学生在校企合作站学习情况

工作站

班级

人数

时间

兵器第845厂校企合作工作站

精化3111

32

1周

精化3112

30

1周

陕西宝塔山校企合作工作站

精化3101

35

1周

精化3102

32

1周

精化3111

32

1周

精化3112

30

1周

西安嘉业航空工作站

数控技术专业

30

2周

船舶第872厂校企合作工作站

机电3112

45

2周

机电3113

45

机电3114

45

机电3115

45

康佳电子校企合作工作站

电子3121

43

10周

电子3122

46

电子3123

43

电子3124

42

表2-2 教师进站工作情况

工作站

人数

时间

兵器第845厂校企合作工作站

12

10天

陕西宝塔山校企合作工作站

8

30天

西安嘉业航空工作站

2

30天

船舶第872厂校企合作工作站

3

50天

康佳电子校企合作工作站

5

70天

引厂入校,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学校与深圳市明森照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荣泰光电技术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中厂”和“应用技术研究所”。,共同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校企发挥各自在科研技术、市场运作方面的优势,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案例4:探索“厂中校”“校中厂”合作模式,实现校企互惠共赢

数控技术专业与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嘉业航空校企合作工作站”,创新“厂中校”半工半读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投资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化学工程学院依托“兵器第845厂工作站”,与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实施陕西省中职学校化学工艺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作站师资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学院与西安荣泰光电技术制造有限公司共建“西安荣泰校中厂”和“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和和管理理念,合作进行产品生产与应用技术研究,实施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互利双赢的机制正在形成。

2.2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与规模。学校共设置42个高职专科专业,覆盖7个专业大类。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2,校级重点专业16个,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三个专业大类依次为:制造大类(43.50%)、财经大类(17.56%)和土建大类(12.99%)。

表2-3 专业结构及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表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重点专业

面向行业

生化与药品类

应用化工技术

校级

医药制造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国家级、省级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省级

工业分析与检验

校级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化学制药技术

校级

民用爆破器材技术

材料与能源类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校级

能源

电力

供用电技术

土建类

建筑工程技术

省级

建筑

房地产

工程造价

校级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校级

制造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国家级、省级

通用设备制造

交通设备制造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国家级、省级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校级

数控技术

国家级、省级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级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校级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校级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校级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

省级

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家级、省级

液压与气动技术

检测技术及应用

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

省级

电子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

软件

软件技术

校级

图形图像制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校级

应用电子技术

国家级、省级

电子工艺与管理

微电子技术

财经类

会计电算化

省级

会计

现代物流

商贸流通

市场营销

校级

电子商务

校级

物流管理

校级

连锁经营管理

公共事业类

人力资源管理

校级

公共管理

居民服务

老年服务与管理

社区管理与服务

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学校主动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及陕西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与调整需要,建立“国家重点专业引领,省级重点专业带动,校级重点专业支撑”的三级递进专业建设体系,完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专业特色更加鲜明,更加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需求。

案例5:校企合作,提升数控技术专业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发展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工业高技术、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行业特点,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制订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培养适应陕西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利用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优势,以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为支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设省级重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培养目标契合了陕北榆横工业区、榆神煤化工区、延安杨舒化工新区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军工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思想,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群带动全校其他专业,按照军工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军工企业专家、一线的能工巧匠共同设计、共同开发了“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虚实交替、订单培养”、“递进交互式”“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基于工作过程,虚实结合,学做一体”等军工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案例6: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企合作工作站”2情景中完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注重毕业前的“1”个核心环节—“顶岗实习”在军工企业中“实战”,毕业生从心理和技能上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即文化素质培养阶段、岗位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阶段)由浅至深、由单项到综合科学地排列,“递进式”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校企合作工作站”驻站工学交替学习,学生在学知识学技能的同时接受军工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军工企业干部职工的“爱国奉献,精益求精”精神,使得我院人才培养规格打上“军工人才烙印”。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成效显著。学校引入军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军工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校企合作工作站”工学交替人才培养。2012-2013学年,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27门,其他教学改革课程23门,开发工学结合教材23部。

表2-3 2012-2013学年课程教学改革情况

序号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非示范立项改革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火炸药生产技术

涂料与涂装工艺

石油产品分析

ASP.NET程序设计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CAD/CAM应用

制冷技术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VB程序设计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劳动关系管理

电路分析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

Pro/E软件应用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移动通信

C语言程序设计

电磁兼容与防静电技术

焊接方法与设备

微电子技术

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表面组装技术

网页设计语言

机器人制作与编程

电子商务基础

机电设备控制与检测

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

机电设备调试与维修

实用英语

控制工程基础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液压与气动设备调试与维护

文学鉴赏

数控加工工艺

易中天品三国

数控车床实训

高等数学

数控线切割加工实训

英语

机械零件普通加工

应用数学

锻模与压铸模设计

乒乓球

模具制作

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

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

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

表2-4 2012-2013学年公开出版教材情况

序号

教材名称

主 编

出版社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

赵亚英

科学出版社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潘 冬

科学出版社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吴呼玲

科学出版社

电子工艺与检测

王月爱、冯向莉

科学出版社

数控编程与加工

曾 霞

科学出版社

典型精密零件工装设计

史朝辉

科学出版社

机器人制作与编程

杨 维、修学强

科学出版社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王晓梅

科学出版社

机电设备控制与检测

潘晓绒、刘龙江

科学出版社

模具零件普通加工

史朝辉

科学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技术

刘龙江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械CAD/CAM应用

高 葛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徐秀娟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

张志军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精密切削加工技术

殷雪艳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械加工设备

郑喜朝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精密机械制造工艺设计

任青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

魏晓艳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陈玉刚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石小艳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张郢峰

天津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

孙宾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姜 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4改善师资结构

学校有共有教师691人,专职教师416人,兼职教师275人。其中,高级职称240人,中级职称36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85人,双师素质教师236人。2012-2013学年,学校通过人才引进、国内外培训、学历提升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逐渐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增强了专业建设核心动力。

?巩固机制教研室、应用化工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网络技术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成果

?选派15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在线培训

?选派3名教师参加陕西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选派5名教师参加由陕西省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

?12多教师取得了在职硕士学位,5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2012-1013学年师资结构

2.5加强对外交流

2012-2013学年,学校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展对外合作办学渠道,与国外相关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继续实施海外培训计划,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极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今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军良老师赴美参加题为“青年教育工作者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培训交流活动

?选派20名教师赴德国维尔道工程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

3.地方政府支持

3.1优化政策环境

招生政策支持。陕西省继续加大对示范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支持力度,2012年学校三年制招生计划3612人,比2011年增加了16.5%;自主招生人数达到招生计划的18%,比2011年增加了6%;学校继续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与5所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实施“3+2”高职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政策支持。陕西省国防科技与航空工业办公室制定并实施了《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和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陕科工发〔2011〕360 号),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实习实训材料损耗补贴、顶岗实习管理及安全责任保险等事项。

3.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陕西省政府对学校的投入逐年加大,生均预算内拨款9000元/生。2012年学校办学经费收入17970万元,其中,专项经费拨款9259万元,基本经费拨款2391万元,事业收入6108万元,其他收入212万元。

2012年学校办学经费收入情况

2012年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及专项投入

4.服务产业发展

4.1为陕西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输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自办学以来,学校累计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人才3万余人,遍布全国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工业以及军事电子行业。学校被西安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基地”“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3届毕业生2695人,近五成毕业生选择到大中型兵工企业工作,主要就业于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西安仪表厂、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第202、第203、第206、第618等研究所等国防科技工业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对国防科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人力支撑。

4.2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了由“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职工培训中心”“校企合作工作站”“陕西国防科技教育基地”“工业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研究所”“技术工作室”组成的职教集团-学校-专业,“三级推进、相互衔接”的社会服务体系,搭建了国防职教集团师资培训平台、职业技能鉴定平台、行业培训平台、社会培训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对口支援平台、文化辐射平台。2013年企业技术服务项目48项,到款金额483.136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77%和82.9%;社会培训67973人日,比2012年增加了32%。

表4-1 2013年学校部分社会服务项目

项目名称

服务类型

服务单位

负责人

一种麦饭石符合吸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开发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北采油厂

孙宾宾

环保型隔热保温系类涂料技术研发

技术开发

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

张军科

环保型隔热保温系类涂料技术研发

成果转让

1850厚箔剪设计开发

成果转让

陕西户县东方机械有限公司

李慎安

李会荣

BFY1300板纸符合印刷机设计开发

成果转让

西安黑牛机械有限公司

刘苍林

中国移动陕西分公司机房空调服务

技术支持

陕西鹏瑞通讯工程公司

骞鹏博

C150-1.7单级高速鼓风机设计开发

技术开发

陕西丰泰鼓风机有限公司

吴让利

西安盈科科技发展发展有限公司网站建设开发与咨询

技术开发

西安盈科科技发展发展有限公

黄志宏

宋传祥

13.56电子标签的系统及版图设计

产品设计

陕西爱姆加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王兴君

大功率三相数字移相晶闸管控制其的研发项目

技术开发

陕西西高万博电器开关有限公司

屈宝鹏

程控高密度直流稳压电源的开发

技术开发

西安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屈宝鹏

线缆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技术开发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有限公司

张 鹏

150W智能型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

成果转让

西安振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张 鹏

无线电遥控发射接收电路设计及chaos电路试验

产品研制

西安振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王兴君

专业教师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户县天宇汽车修理厂

史朝晖

专业教师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西安市户县元兴机械铸造厂

史朝晖

车速传感器测试工装系统的研制

产品研制

西安昊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范恒彦

企业委托进行机械零件加工

对外加工

西安市富达机械厂

张 鑫

企业委托进行热处理

对外加工

华元机械厂

张 鑫

案例7:依托社会服务平台,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陕西烽火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立军用车载通信电台外场检测站,该检测站可以进行4个型号的短波、超短波车载军用通信电台的外场性能检测,受到了国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李慎安连续21年服务位于陕西省户县东方机械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1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超过4亿元,获国家专利8项,获西安市科学技术奖1项。

机械设计研究所开发研制的09G变速箱反比例液压控制阀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申请技术开发专利两项,2013年为企业新增产值600万元。

4.3服务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3年,学校与户县县委党校共建培优基地,培养了3000余名农村优秀青年带头人。实施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机电、数控、汽车驾驶、安全管理及特种作业等各类技术人才3000余人,有力促进了户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组织“三下乡”文艺汇演、宣传“建设绿色节能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参与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5.问题与展望

5.1教师队伍不能适应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

学校新进的教师主要来自于高校毕业研究生,这些教师都参加过专业课题的理论或应用研究,但由于与企业生产联系少,实践经验不足,其技术研发能力和应用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教师队伍总体结构不尽合理,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阶段等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制约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5.2生源多元化给教育教学带来新挑战

在终身学习制度框架下,高职教育实施的招考制度改革,使高职院校呈现“生源类型多元化,入学渠道多样化”的特点,学情进一步复杂化,学生的年龄、身份、专业基础、文化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学校的教育对象除普通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三校生(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外,还将扩大到退伍军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生源多元化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带来新的挑战。

5.3展望

学校将依托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多渠道引进人才,不断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分层次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努力实现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目标。

上一条:2014年 质量报告

下一条:2012年 质量报告

关闭

版权所有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备案号:陕ICP备06002608号         陕公网安备:61012502000138号

电话:029-81481188(院办)   81481111(招生)      地址: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8号  邮编:710300

建设与运维:网络中心